內容運營,就是通過編輯、組織等一系列手段來創造產生對互聯網產品有價值的內容,從而促進用戶的活躍度及黏性。
內容運營的手段很多,大家最常聽說的就是UGC、SEO、事件營銷等等,這次我來說說內容運營中,建立社群的重要性吧!
社群是新東西嗎?
no!
先看看我們身邊的社群案例,線下社群如:宗教、政黨、俱樂部;線上社群如:論壇、貼吧、校內。而越來越多的一些互聯網產品,讓一些社群的建立越來越快速和方便,成本幾乎為0,最直接的就是微信,微博。
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小米成功營銷的方式,大家普遍知道小米的成功靠的是口碑營銷,最近再看一本書《參與感》,就是小米營銷的分享,里面有一句話印象最深:現如今不是單純賣產品的時代,而是賣參與感。小米的發展,其實恰恰是從社群開始累計口碑。當小米開發產品時,數十萬消費者熱情地出謀劃策;當小米新品上線時,幾分鐘內,數百萬消費者涌入網站參與搶購,數億銷售額瞬間完成;當小米要推廣產品時,上千萬消費者興奮地奔走相告;當小米產品售出后,幾千萬消費者又積極地參與到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…眾所周知的“發燒友”就是小米的社群。
所以,做粉絲做社群,從而達到自媒體的效果,那么你的產品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爆款。
那么在快速成長的互聯網產品中,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人的特性:孤獨、好色、貪婪、懶惰、妒忌、炫耀、盲從、好奇、善良。從這些特性的角度中去抓住一點,你就能有所突破了。
總之:社群的運營,其實就是人的運營,活動的運營。
凱文· 凱利有個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:創作者,如藝術家、音樂家、攝影師、工匠、演員、動畫師、設計師、視頻制作者,只需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便能糊口!
我們這里就把社群的變現模式分這幾種:
直接變現,那就是做什么都要收費。進群要收費,參加活動要收費等等這些形式。
間接變現,直接把社群定義為平臺,媒體平臺的同時,也是粉絲維護平臺。通過你設立的社群,擴大了人脈,認識了各行各業的人,在久而久之的運營過程中,信任的過程中,實現間接變現的。
互聯網產品的商業邏輯,我們可以分為:內容、社群、產品。內容負責流量,產品負責變現,但流量到變現之間最需要的是信任,信任的功能則由社群承擔。
最后,給社群運營人員提個建議:要時刻記住自己的社群定位,保證一切內容都是為了維護社群好的氛圍,形成社群的品牌,提高用戶留存和用戶活躍度而做的才最重要。